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筑梦稷下,青春启航——精心打造新生入学“第一课”

文章作者:李萍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消息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学校紧紧抓住入学教育关键节点,紧密结合“05后”新生的思想特点和现实需求点,落实“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联系实际、突出实效,精心构建“有深度”“有力度”“有意思”“有温度”“有效果”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为大学新生积极适应环境变化,做好人生规划指明方向。


一、精心设计,入学教育“有深度”

学校精心设计每一个教育环节,认真谋划每一项教育内容,在传承以往经验基础上更加注重在思想引领、专业认知、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高擎理想信念“指明灯”。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大学新生坚定理想信念,找准历史定位,明确成才方向。在集中入学教育环节,精心组织多场高水平专题报告,报告人摒弃传统说教,聚焦学生关切,没有晦涩的高深理论,抛弃枯燥的道德说教,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道身边理。各学院创新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将入党启蒙与红色教育融入新生教育,实现党建与育人深度融合;把思政课堂搬到训练场,邀请承训教官讲述军旅故事,激励学生珍惜时光、锤炼本领;通过举行主题升旗仪式,引导学生将爱国之情、赤子之心落实于行。

二是强化专业教育,立好成长成才“坐标系”。依托专家引领、实践引领、朋辈引领、内涵引领“四个引领”,强化专业教育。学校高度重视专业教育,邀请学科带头人、行业专家、青年博士等为新生主讲专业发展前景及就业方向,突出专家引领。依托班级导师对新生开展细致深入的专业教育,通过走进实验室、科技创新竞赛体系介绍、企业面对面等活动,引导新生学好专业,用好专业,深化实践引领。通过优秀学生专业学习经验分享,加强朋辈引领。将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前置,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拓展学生专业视野,为学生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搭建平台,注重内涵引领。

三是建立规则意识,划定生活“边界框”。学校利用新生入学集中教育开展防诈骗、防火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线。组织新生集中学习《学生手册》,深入解读学校规章制度,引导新生严守规则,养成良好习惯。推行法制教育“五个一”活动,通过举办一场法制教育报告、召开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推送一期法制教育专题微信、观看一部法治影视作品、组织一次校纪校规知识考试,夯实行为养成,培养新生自律意识。


二、协同育人,入学教育“有力度”

学校邀请院士专家、党政领导、教授名师、优秀校友等积极参与新生入学教育,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生动局面。校领导深入课堂,为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面对面”为新生解惑答疑,实现教学联动,协同育人。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让新生深入企业,熟悉行业环境,了解行业需求,确立未来发展目标,实现校企联动,协同育人。通过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系统介绍专业基本情况、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建设,了解家长需求,解答家长困惑,实现家校联动,协同育人。推出“小导师•大讲堂”活动,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小导师”,从学业规划、学习方法、考研出国等多个模块对大一新生进行指导,增强新生学业生涯规划意识,实现朋辈联动,协同育人。


三、寓教于乐,入学教育“有意思”

学校依托易班平台将入学教育前置,设计上线“‘易’见倾新,‘稷’刻出发”新生入学教育系统,将入学教育从传统教室翻转到课外,将教育形式从单一讲解翻转为互动体验。设置“初识山理”“灯塔引航”“安驻心间”“心灵捕手”“易学易用”“十八而立”6个版块,涵盖校情校史、校规校纪、安全法制、走近国防、青春榜样等23个专题,涉及防诈骗常识、奖助学金申报及资助政策解读、第二课堂成绩单政策解读、图书馆入馆指南、学生出国学习交流政策解读及项目介绍等37项内容,通过视频、PPT等形式,将知识点转换为可以反复练习的模拟测试题库,让新生以考代记,以答题闯关的形式完成所有线上内容的学习并获得通关认证。入学教育前置,有效突破了传统新生入学教育时间紧,任务重,教育形式单一,学生接受程度不高的瓶颈,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展开学习,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习效果。大一新生“未至山理工,先闻其声”,入学教育变得丰富有趣。


四、贴心服务,入学教育“有温度”

“学校爱生如子,学生才能爱校如家”好的入学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还应渗透在无微不至的关爱与服务里,迎新现场、开学典礼、新生军训无一不是育人阵地。

学校高度重视迎新工作,着力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时间节点,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制定预案,实现了迎新工作早谋划、早启动、早落实。为简化新生报到流程,学校打造数字迎新生态系统,在报到系统内集成校园导航,为学生提供智能问答,优化新生入学体验。为进行爱校荣校教育,学校为全体新生配发校徽,开学典礼上,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当校歌奏响的那一刻,现场气氛庄严、肃穆,万名新生心中满是山理工人的骄傲与自豪。军训期间,新生辅导员全程跟训,与学生一起坚守在训练场,同学生聊家常,为学生解疑惑,把工作做小、做细、做实。中秋节,各学院新生辅导员与留校学生一起联欢,一起包饺子、做月饼,一起度过了生平第一次没有家人陪伴的“团圆”节……一系列贴心的服务将入学教育做到了学习生活的细微处,也做到了每个学生的心坎上。


五、明确需求,入学教育“有效果”

为进一步了解新生心理特点及个性化成长需求,入学报道前,学校通过调查问卷对新生进行全面调研,内容涵盖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发展规划等各方面。各学院依据调研结果,围绕创新教育形式、强化自我认同、鼓励参与体验、强调互动互助等原则,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各具特色的入学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快速完成角色转变。

针对新生亟需融入学校的需求,学校牢牢把握网络思政教育阵地,依托青春在线、易班等平台围绕宿舍、学分、军训等新生最关心的问题精心制作“新生宝典”系列微信推送,在入校前为新生带去最详尽的解答。针对新生自我实现的需求,学校举办“我要上典礼”新生发言人选拔活动,增强新生的参与感和自我认同感。针对新生角色转变的需求,学校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举办“走过分水岭”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组织提升新生班级凝聚力的团体辅导,为新生顺利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保驾护航。

尊重学生需求,把学生装在心中,使学生顺利完成入学“第一课”,“走心”的入学教育使每一名新生真切感受到“山理工就是我的家”。

责任编辑:马静怡


版权所有:赣南医科大学党委组织部  联系方式 :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和谐大道1号  邮政编码:341000  电子邮箱 :gmuzzb@126.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