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全省样板—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党建红·科技蓝”赋能育人初心使命

文章作者:基础医学院 李鑫 文/图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消息来源:院部动态


 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红医魂引领“党建红·科技蓝”党建品牌建设,以脚步丈量初心,用专业践行使命,将红医精神融入科研提升与研本互助育人实践,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支部获批为江西省“首批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思想铸魂:红色实践淬炼初心

以红色实践淬炼初心为核心导向,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创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通过“实地感知+理论溯源+实践赋能”三维模式,打破传统课堂边界,让红色基因成为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底色。紧扣“初心培育”主线,将红色教育基地作为核心研学阵地,精心设计沉浸式红色实践活动:组织师生赴于都、兴国等革命老区参与“新长征—再出发”青年徒步活动,用脚步丈量信仰之路;在瑞金市叶坪革命旧址群、中央红色医院旧址、沙洲坝旧址群等红色地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主题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结合党史文献研读梳理红色精神脉络,让研究生在触摸历史、感悟精神中筑牢初心;走进红色文化纪念馆,参与红色故事宣讲志愿活动,在亲身参与中传承红色基因,深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认知。

同时,兼顾专业特色,组织研究生走进县域产业园区,围绕“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实践,以红色初心为引领,引导研究生将科研攻关与国家需求相结合。课程实施中,构建“双导师导学”机制,由思政导师聚焦红色精神解读、初心内涵阐释,与专业导师共同设计研学方案,引导研究生将红色实践中的初心感悟转化为科研动力。此外,建立“研学-报告-实践”闭环,通过撰写红色实践感悟报告、举办“初心与科研”主题分享会、组建“红色初心”志愿服务队等形式,推动思政教育从“入耳入眼”向“入脑入心”转变。

党建带团建:本硕融合筑就品牌

以“党建带团建、研本共成长”为抓手,锚定人体器官捐献公益事业,牵头组建“党员研究生+团员本科生”调研实践团队,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实践动能,在公益调研中实现研本互联互助、共同进步,既为学院斩获佳绩,更打造出特色捐献宣传品牌。

团队以党员研究生为骨干,发挥科研能力与实践经验优势,带领团员本科生深入社区、医院、红十字会开展调研。研究生牵头设计问卷、制定访谈提纲,手把手指导本科生开展抽样调查、整理一手数据;本科生凭借活力与亲和力,高效完成2000余份问卷回收、50余场居民访谈,形成“研策+实操”的互补格局。调研报告撰写阶段,党员研究生围绕逻辑框架、数据分析、案例提炼等关键环节,通过“一对一辅导+小组研讨”,帮助本科生提升学术写作能力,最终形成的《宣传器官捐献 传递生命之光——赣南医科大学“生生不息”基层服务践行团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获省级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特等奖,为地方红十字捐献事业提供决策参考。

实践活动成功孵化出“生命火炬”品牌项目,并入驻学校双创园,成为区域器官捐献科普宣传的重要力量。自2023年项目实施以来成效丰硕,在社会影响力、成果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亮眼成绩。项目认可度持续提升,先后斩获三项省级奖项,获省级媒体专题报道十余篇,有效扩大了人体器官捐献理念的社会传播力。在成果转化上,项目形成两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为相关工作提供实践参考;同时打造专属形象 LOGO 与系列宣传海报,创作主题微电影,并编撰《赣南捐献故事集》,以多元载体生动诠释“生命接力”的大爱内涵。

此外,项目为学生成长搭建优质平台,参与学生在实践中不仅深化了专业知识储备,更显著提升了沟通协调、策划执行等综合素质,通过近距离接触捐献故事,深刻感悟 “大爱无言”的精神力量,进一步筑牢社会担当意识与无私奉献情怀,实现了“项目育人”与“精神传承”的双重价值。支部党建带团建的深度融合,既让研究生党员锤炼了担当本领,也让本科生团员在实践中坚定了理想信念,真正实现“以研带本、以本促研,公益育人、实绩共赢”。

科技赋能:创新生态培育人才

积极推进学术生态的构建,着力强化组织引领,构建“学-研-践-善”思维育人模式,依托“蓉江论坛”学术平台,邀请了姚刚青、殷东敏等基础医学方向顶尖学者开展学术专题报告,支部半数党员参与“蓉江论坛”大讲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传帮带”作用。相同课题组或相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党员组成若干学习小组,定期讨论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并分享心得,实现共同进步。

近两年来,党支部党员发表SCI论文22篇,省级期刊11篇,申请专利4项;33人次参与学术会议,并有4人参与口头汇报获奖;支部党员荣获首届江西省科学实验展演活动“优秀奖”;3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人获江西省政府奖学金、4人考取博士研究生。支部党员隋丽娜的先进事迹多次在学校进行报道。支部持续完善育人机制。“党建+科研”双轮驱动模式培养出兼具政治素养与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党员在关键科研项目中担任核心角色,形成“红色基因+创新动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院和学科发展贡献出支部力量。

 

 

版权所有:赣南医科大学党委组织部  联系方式 :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和谐大道1号  邮政编码:341000  电子邮箱 :gmuzzb@126.con